恋看书阁 > 玄幻小说 > 小郎中混异世 > 第104章 皇后驾到
第104章 皇后驾到

老学士是走了,给皇帝推荐了新人,也最后帮皇帝解决了一次困扰,走的洒脱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尽是唏嘘。

坐在大殿上,皇帝一言不发,脸色非常难看。群臣也不敢乱说话,都齐齐把目光投到右丞相卢坚诚和左丞相乔文康两位丞相身上。

打破僵局只能靠两位丞相出来说话了,不然皇帝一直这么沉默,大家没法退朝啊,这老人家走了,可是工作还要干不是嘛!

“陛下恩德四海,尚有国事未决,不要过于思虑才可。”右丞相卢坚诚率先出班说到。

中宗皇帝摆了摆手,叹气说到:“失之重臣如失臂膀,朕也是一时失意罢了,刚才说到那里了?哦周夫子求女儿婚配之事是吧,你们议出结果了吗?”

看出皇帝已经意兴阑珊,没有兴趣听大家的商议,直接就问结果。右丞相卢坚诚直接说到:“回陛下,臣等皆认为当许。”

“臣等认为不妥!”武将几个官员出班叩拜表示反对。

这可好了,金殿之上又是一场辩论,皇帝揉了揉紧皱的眉头,自言自语道:“文武相争乃是好事,可也不能太过啊。这成天为了一个事情吵闹,朝堂每个事情都要吵半天,天下那么多事情岂不是成年累月拖延?”

其实大夏朝都经过立国百年了,朝廷的制度都非常完善了,这种殿前商议,本身就是两方势力的角逐利益的场所罢了。文官体系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左右丞相所瓜分,那武官相对来说比较统一,他们都是为兵部尚书和枢密院马首是瞻。

兵部尚书那是大元帅嫡系,枢密院则是三夫人以前的马前扛旗小将,这武将派系基本都是大元帅那边的势力,还算比较稳固,只要基本维持他们利益不受到直接损害,一般情况下只会请战功要犒赏,或者请战出征去打仗,其他基本不参合。

工部尚书杜禅寺出班磕头言道:“陛下,臣请罢议周夫子请求赐婚一事,臣这里有更加重要事情需要奏明圣上圣裁。……”

“报!皇后娘娘千岁莅临金殿,众臣叩拜!”

“恩?皇后怎么来了?”皇帝连忙从龙椅上站起来,就见皇后娘娘身穿正装,全套披挂几十斤慢慢的走来。

把皇后搀扶上龙椅安坐,皇帝才拍着皇后的小手轻声问道:“皇后怎么跑到金殿来了?可有国事?”

这金殿乃是皇帝每天上朝的地方,这地方按照规矩皇后都是不能够随便来的,来了就肯定有大事情发生。

只有动摇国本立储废后,或者皇室诰封王爵诰命这一类涉及皇室的事情时候,皇后有可能会过来,但并非必须出面。

大夏中宗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怎么说也要在位几十年才算事,和皇后的感情也是很好的,所以这立储和废后那是现阶段不可能的事情了。

皇后头戴九凤朝龙珠帘金冠,峨眉微低朱唇轻启谦卑的说到:“臣妾闻听周夫子为其女儿求皇帝婚配,身为天下国母,女子之首的皇后,臣妾不得不上金殿来。”

“啊……啊,好!应当如此!”皇帝听的是哑口无言,每年大臣求御赐婚配的事情多了去了,按照大夏惯例,只要到了四品的官员都有资格请皇帝赐婚,到了六品就可以无理由翻案。

也就是如果铁案如山,很多年前就判过了的案子,你家有了六品官员,那么就可以上诉了,否则就是铁案不能变更,六品官是可以要求朝廷重新审理于自身有关的冤假错案。

那么同样官位到了四品,家里有儿子女儿到了婚配年龄是可以请皇帝赐婚的,甚至可以要求把女儿送到皇宫也可以要求把儿子送进太学深造等等都是享受特权的,这种事情皇帝一年要处理好多起,周夫子的事情也不过是因为这位周夫子太个别,他的女儿也个别。要是换个四品大员来上表请赐婚,皇帝直接开口允了,就完事了,那里需要这么费劲。

“不知满朝文武可否议好了?右丞相卢大人?可告于哀家!”

见皇后亲自开口问自己了,而且这种赐婚事情皇后参与那不算干预朝政的,如果是文武官员罢免,抗震救灾或者外交兵事那么皇后出来插言,作为丞相甚至可以直接请皇后回宫撵出大殿。

可皇后是国母,有管理天下女子的权力,这周夫子的女儿婚配当然皇后有权利发话,右丞相卢坚诚连忙跪倒行礼说到:“回皇后娘娘,我等众文臣并无异议皆认同理应赏赐婚配。所谓男未婚,女未嫁,此乃上好姻缘,既然周夫子都首肯了,这秦朗无父无母,新晋县男爵,当可赐婚于他。周家女那是冰雪聪慧文采八斗,样貌也是绝顶丽人,许配丰城县男,乃是天作之合,然兵部尚书不知处于何种目的总是胡搅蛮缠,臣惭愧。”

兵部尚书冯泰华气的啊,你这老头子坏得很,回了皇后话就完事了,你还捎带把老子拖下水,还来个何种目的?还胡搅蛮缠?我擦,老夫饶不了你。

兵部尚书冯泰华气呼呼的跪倒在地高声喊道:“皇后!陛下,臣以为周夫子当年十八大字推婚在前,有何面目求赐婚,当年皇帝多次要恩赏赐婚都被推拒,今日又来折,如此反复无常实乃小人行径不可取,皇帝当回绝他吧以儆效尤。”

皇后莞尔一笑轻轻说到:“看来都是那十八大字惹得祸啊,不如一把火烧了好了。俗话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你如此作梗,就不怕那天下九州学宫学子不在你家门前泼马尿吗?”

皇后说的那是曾经发生的一个故事,那是太宗皇帝时期,也是有个大臣恳请皇帝回绝了一桩婚事,不过事情闹得挺大,最后有情人未能眷属,各自劳燕分飞下场凄惨,撼动了天下学子那点玻璃心,就集合起来跑到那个大臣家门口泼了七天七夜的马尿。

当然了,那个阻止赐婚的大臣是真的冤枉,他也是忠臣的,那是奉了皇帝意思就要出来阻拦破坏这件事情,那个赐婚是丞相和吏部尚书两家结成秦晋之好,皇帝怎么能够容许他们如此结姻啊,一定要破坏掉,可人家那边理由实在太充分,都是双方没有当官之前就已经有了娃娃亲。

见皇后重提此事,兵部尚书冯泰华脸上就挂不住了,这是暗指他受了皇帝指示故意作梗,可他冤枉啊,这事情皇帝压根就没有任何指示要他作梗。

他站出来那是为了武将势力团体的利益,那个丰城就是一块肥肉,秦朗根本没有任何势力,任何文武势力和他结姻都会平白得到一个城池的利益,而且正大光明的。

作为县男夫人的家族自然可以执掌整个丰城的一切事物,那背后的势力就会迅速的蔓延深深扎根下去,拥有一个永久封地的城池坐背后靠山,那么这个家族不用几十年,只要十年就成为一方霸主。

大夏一共四个皇帝,历朝历代都尽可能灭杀那些旧朝遗留的贵族势力,那些小国统统灭亡,那些功勋太高的也用分化瓦解的方式一点点灭掉枝叶,逐渐收回军权调离权力核心。

虽然说现在大夏朝还有很多封地在外面,可和旧朝制度截然不同了,关键一点就是没用永久封地。

秦朗这一块地,是龙兴之地,当年那个丰樑城郡王追随太祖打下了半壁江山,可以说现在南中州和中州都是人家血汗功劳铸就。

太祖起兵那是在东中州不假,可后来被人家剿灭了势力,老巢早就不在,流亡到了南中州地界,受到了樑家鼎力支持,联合南中州当初的几十个小士族的力量,灭了占据北城郡陌国,从此才一路顺风顺水的南征北战。

从那时候这块地就封出去了,太祖都说永不夺封地,这块地大夏朝定为不夺之地。别的贵族豪门都可以用任何手段去打击然后让他们不得不乖乖交出封地,甚至降下霹雳雷霆直接收回封地改为食邑。

食邑之名,在旧朝那是和封地一个意思,所谓公卿食邑,王爵封地。在大夏朝就不一样了,这食邑就是食邑,封地就是封地,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天下文武基本都有食邑,哪怕秀才也有供秀田,举人有供举田,军人有军功田,农民有自耕田。

官员被封食邑,就好比丰城程家庄那是八里半食邑,这就说这八里半地方上面的农民和耕地产出都归这个被封赏的人享受,不用缴纳皇粮国税。这个官员就可以在当地就食,吃喝用度都从这里出。

封地是什么?和食邑最大区别就在于,食邑食之可,治不可!食邑是产出归你所有,而行政治理的权力依然归国家所有,国家对当地行使主权。

封地就是独立王国了,他可以建立自己的卫队武装,并且当地土地和人口全都归丰城县男所有,可以指派官员指定自己的法律制度,对朝廷有拥护义务,还有整体进贡表示臣服的义务,也同样拥有国家危难之际出兵救护的职责。

可人家可以拒绝出兵的,就好比席亚关这次要是被攻破,席亚关向丰城求救,那么丰城令尹或者丰城县令就要绝对履行职责直接起兵前去救助,那是天职所在。

换了秦朗被封县男,这个地方成了封地,那么就换一个说话,人家那是诸侯,可以发兵也可以不发兵,坐山观虎斗也没事。

当地的官员任命是封地之主说了算,朝廷对当地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就算罪犯逃到这种封地里面,朝廷也只能派人和当地治安官员协商讨论引渡的事情,如果他触犯的罪名不构成当地法律的犯罪那么人家还不用引渡。

可以说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是一个国中国,除了没有自主外交和独立宣战权之外,基本上人家就是小朝廷,关起门来直接称皇帝都行了。

秦朗只要不是脑子进水,明面上保持进贡和低姿态,并且没有过分屯兵和有逾越的行为,那么基本上这辈子这块地都会是他的,别看现在这个爵位是一世爵,要是秦朗娶了将门或者文臣的女儿,那么这些势力就会不竭余力的培养他,生生给他打造成一个世袭爵,那时候子孙罔替封地不夺,此种厉害关系,所有人都看的透彻。

兵部尚书冯泰华代表军方势力,大元帅一言不发,他就要站出来顶在前面了。不是说军方还有一个枢密院嘛?那个枢密院根本不敢指望,那是文官体系安插在军方里面的掣肘,

枢密院是监军体系,虽然只有最大的官是宦官,下面都是武将充任。可是主要从事文职,比如出谋划策还有监察地方军事主官,所以已经充斥进来太多文官派系的利益代表。

枢密院那位一向听皇帝的,他是太监,只有皇帝想要打仗想要彰显皇威时候才会蹦出来嚎叫,平时就当他睡着了别搭理他好了,皇帝也不会没事找他麻烦。

见兵部尚书身后几个武官将领跃跃欲试要出来说话,皇后摆了摆手朗声言道:“诸位爱卿,本宫有一言!”

皇后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偃旗息鼓退后躬听,都想看看皇后这是怎么要插手这件事情了,文臣那是开心的了不得,皇后那是文官派系的代言人,自然会顺着文官利益了。

武将可就心里打鼓,这皇后要是也赞同的话,他们实在很难找到理由反驳,刚才皇后轻飘飘就一句话都是十八大字惹得祸,那就一把火烧了好了。这一句话看上去轻飘飘可也沉重打击了武将势力。

他们之所以能死死咬住不放手,就是周夫子当年太臭太硬,用十八大字驳回皇帝的赐婚,这现在就是最好的武器,既然你说了十八大字那么你就按照这个去给你闺女找相公好了,哪有脸面请赐婚啊。

皇后看下面群臣百态,也是心中暗笑,面目庄严的正襟危坐朗声说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亘古之理。”

“既然周家女儿已经到了待嫁之龄,其父乃本朝大儒,且还是四品大祭酒,于法于情于理,这请皇帝赐婚之事都可。

皇帝恩德无量,怀柔天下,自然不能无缘无故的驳臣子邀荣之举。本宫在后宫也能听到,那个丰城县男的功绩足以奠定我大夏朝万世不拔之基,恩赏婚配乃情理之中。”

“坏菜!”皇后的话音刚落,武将们心里就一突突,这要完蛋了,皇后明显全面倒向文臣体系,那丰城肥肉就要落到文臣囊中了。

都把目光投到大元帅身上,这可就指望这位大神了,他那是帝国军神,也只有他能站出来说话,可大元帅老神在在一幅事不关己的模样,将门只能哀叹一切都完了。

就听上面皇后继续说到:“古有娥皇女英,本宫闻南中州北城郡好家有一女,论容貌和周家女相当,论才华也被人称为商贾女杰。我朝人才辈出,峨眉不让须眉,此乃万岁之福泽,万民之福泽。”

听到这话,文臣脸色可就变了,那个好家?那是好贵妃娘家,商贾之家罢了,居然和周夫子之女起名?能平起平坐嘛?

皇后都说娥皇女英了?这意思太明白了,这要两个一起嫁?好家不是文臣利益集团,他们家就算外戚罢了,那是出了一个贵妃罢了,并没有多少当官的,也都是小官罢了。

好家不算什么东西,可好家的儿子和秦朗是结义兄弟啊,这……

“陛下!臣闻听,秦朗在北城郡和几家子弟歃血为盟结为结义兄弟,那秦朗无父无母孤苦伶仃,想来也多仰仗这些结义兄弟才有今时今日。

那好家女本是好贵妃的亲侄女,那个好家的儿子又是秦朗的结义二弟,如若陛下恩准,岂不成人之美让娥皇女英美名再传当世,世人必会对陛下歌功颂德。”

“嗡……”大殿上群臣议论纷纷,这一下子给秦朗安排两个老婆,大家谁也不羡慕他几个老婆的问题,关键都是围绕着这个好家到底何方神圣,会不会动摇己方利益。

大元帅递给兵部尚书一个一切尽在掌握的眼神,兵部尚书心里安稳了,这好家肯定和军方是一个利益体系的,虽然不知道军方何时和内宫扯上关系,但是最起码明面上人家那是中立派,不会伤害军方利益。

谁都知道,就算回绝了周夫子,那么文官必然找来一堆张夫子刘夫子,肯定是轮番的请皇帝赐婚,这赐婚的事没完没了,一直闹到必须有一个利益团体获得这个县男夫人位置才行。

皇帝都坐在龙椅上愣住了,低头思量片刻,脸上逐渐浮现笑容,他也想明白了,与其大家这般争吵利益分割,不如派好家女过去。

这好家那是好贵妃娘家,算是皇室外戚,那么丰城那个脱离皇土之地的主权至少一半还掌握在皇室之中,多多少少皇家还能行事一点权力,有些事情也会对此产生影响。

如果真的允了周夫子,那么文臣势力就会平白增大,军方必然震怒。而推了一个周夫子还会有无数后继来者。皇后的策略非常稳妥,一个不平衡就再安插一个,那个好家女既是皇室外戚之亲,有是秦朗结拜兄弟之妹。

至于美貌才华,皇帝可真的不信天下有几个女人能和周家小姐比,那个女娃太厉害,也只有那个管盐道的叶家佛女可以论三天三夜。

那个周小姐相貌连皇帝都想收入后宫,可见识了周小姐那张利嘴之后,皇帝彻底绝了这个收入后宫的想法,直接掐死在腹中,女子无才便是德,果然圣人说的一点没错,这么厉害女人进了后宫,不出一天整个后宫都要悬梁去。

要是一个男儿如此了得,皇帝早就封他一个官做了,派去出使列国还是出任太学祭酒都够格,可她偏偏是女人,当年还是女娃。

拍案笑道:“皇后提议很好啊!如此朕甚是满意,就这么定下了,来人宣诏……着礼部,在那个丰城二等县男居丧期满,奉旨完婚,赐周夫子之女玉如意,赐好家之女……”

低头轻声问道:“皇后,你看她们如何分配才好?”

一面是当朝大儒之女,一个是当朝贵妃侄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如何厚此薄彼?恩赏县男夫人一个玉如意那是天经地义,那是正妻礼节,可要是把贵妃侄女放在妾地位上也不行啊,这个排名分配又成了问题,不由问道。

皇后略微一偏头低声说到:“娥皇女英也何来他分?他是七品,就封两个七品诰命夫人,周家女赏了玉如意,就赏好家女一个玉圭吧,她们不分彼此共事一夫此乃天下美谈。”

“好!就依皇后之议!”

“传旨,赐周夫子之女玉如意,赐好家之女玉圭,二者皆封七品诰命县男夫人,娥皇女英共事一夫才来天下美谈,一切礼仪事由皆礼部依男爵礼筹办,所需用度……”

皇帝说到这里可就砸吧嘴了,靠!老子,刚刚赏赐了一个城池出去,现在肉疼的很啊,还要皇宫内库赏赐,这什么事啊,不由的看向户部尚书,这意思很明确了,老子不想出钱了,你来顶缸。

户部尚书占咏志一看皇帝脸色,就知道了,得了您来!这皇帝里里外外就抠门,原本给臣子赏赐婚配这种事情历来都是皇家内库拨款的嘛,看你这意思要我们户部国库出了?

原本大好的前景就在眼前,眼看肥肉到了嘴边,生生掉了一半不说,这结婚的婚礼钱皇帝也要国库出啊!!

整了整衣袖户部尚书占咏志出班跪奏道:“启禀万岁,我朝刚刚于席亚关用兵,兵马粮秣调运频繁,边关战火重燃蛮夷狼子野心不死,我将士用命,天降大才,蒙陛下威德海内,可国库实在空虚难堪重负,一切婚仪可否从简?”

“那么就一切从简好了,朝廷毕竟还要对外用兵嘛!”皇帝那是顺竿爬就坡下驴了,他也不想这个钱国库出,手心手背都是肉,给秦朗那么多了,现在多一分都感觉在身上挖肉。

皇后嘴一撇不乐意的说到:“开国至今头一个年不过十八的县男爵,还有大功于朝堂,也是我朝第一个御赐娥皇女英之婚配,一个四品大儒,一个贵妃侄女。嫁过去居然一切从简?

占咏志你结婚时候朝廷也是正在用兵,怎么没见你说一切从简?你儿子去年求御赐时候,你怎么不提一切从简,那时候天下可是好多地方受灾的……让本宫想想好像……”

不等皇后继续说话,占咏志就赶忙磕头告罪,皇帝一把拦住连忙说到:“好了好了,此一时彼一时嘛,今年我朝虽胜实败,边关糜烂已经让朕很操心了!!”

皇后脸带寒霜的说到:“既然朝廷为难,国库空虚。那么这赐婚的费用,本宫给周夫子出了,好贵妃娘家给她那个侄女自己出了。朝廷只要依礼操办即可,如此这般总归可否?”

一看皇后自己出钱还有好贵妃承担一半,那么这钱就有着落,按照朝廷法度,这县男婚配用不了多少钱,可御赐婚配就不同了代表皇家脸面就要风光一些,那就二十万两起步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